赤泥處理技術簡介:中國每年排放的赤泥高達千萬噸以上。赤泥的堆放占用大量土地資源、嚴重污染環境。赤泥通過沉降分離,料漿焙燒,浸取過濾,循環酸浸,陳化提硅,鐵鋁分離等步驟,將其中的主要組分進行有效分離,獲取氫氧化鋁、鐵粉、石膏、微細硅酸及稀土等高附加值產品,從而實現赤泥的資源化和高附加值利用。赤泥處理技術,不僅能有效減少資源浪費,并對保護土地資源、減少環境污染、提高氧化鋁生產企業生存競爭力和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和戰略意義。
成果特點:1)能耗低。焙燒溫度低于1000℃,煅燒時間小于40分鐘,常溫浸取;2)材耗小。赤泥中原附堿無需分離,可實現赤泥附堿在工藝流程內的循環利用;3)無排放。工藝過程中所用原料種類少,對所用助劑原料純度要求低,并可均可循環回收利用,進一步降低了本低;4)赤泥利用價值得到提升。各種產品均可達到或優于國家相關標準要求,使赤泥中的主要組分全部實現有效分離并得到高附加值產品;5)設備要求低:各個工藝環節均在常壓、中低溫溫度環境條件下進行,所用設備均為常規設備。

科迅機械在該領域與著名高校合作進行技術研發合作,借助高校先進的技術理念,實現技術應用的可能性,針對具體項目,提供具有針對性的技術方案。
應用前景:當前,我國最大限度減少赤泥的產量和危害,實現多渠道、大數量的資源化已迫在眉睫。為此,國家“十二五”資源綜合利用指導意見和大宗固體廢物綜合利用實施方案的通知【發改環資〔2011〕2919號】中,明確提出對赤泥要實現科學、高效利用,并將建設一批赤泥綜合利用示范項目作為其重點工程之一。預計成果技術用于年處理利用赤泥100萬噸,毛收益就可達約9億多元。成果的推廣應用,還能有效緩解長期困擾氧化鋁廠運營過程中因排放赤泥而出現的亟待解決的土地的大量占用和環境污染問題、提高鋁土礦資源的利用率。這些均體現了該技術的良好應用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