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油污泥處理(油泥砂處理)
含油污泥是石油開發、煉制、加工、運輸及生產等過程中的危險物之一,在石油行業產量大,若處理不當,會對周邊環境造成污染。對含油污泥進行無害化與資源化處理是急需解決的難題,也是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含油污泥是指原油或者成品油混入泥土或者是其他雜質時,其油份不能直接回收且可能會對環境造成污染的混合物,是在石油開采、修井、集輸、煉油、運輸及存儲等過程中產生的一類具有資源回收價值的含油固體廢物。
功能詳情 應用領域
含油污泥是石油開發、煉制、加工、運輸及生產等過程中的危險物之一,在石油行業產量大,若處理不當,會對周邊環境造成污染。對含油污泥進行無害化與資源化處理是急需解決的難題,也是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含油污泥的分類
1、原油開采過程產生的含油污泥。在鉆井作業中,當探測到油層時,由于地壓作用,下鉆、試井等作業可能會造成溢油或井噴而產生含油污泥;在原油開采過程中,原油檢測、封堵、油管斷裂、修井作業等均可能產生落地油泥。此種含油污泥具有含油量大,顆粒較細,粘度較大,脫水性難等特點。
2、油田集輸過程產生的含油污泥。油田集輸是將油田各油井生產的原油進行收集、處理,并分別輸送至礦場油庫或外輸站的過程。集輸站是對開采的原油進行油、水、氣分離的場所,污水站對分離的水進行處理并進行油井回灌,集輸站和污水站合稱為聯合站。原油開采時為保持地層壓力,大部分是采用先注水、再注表面活性劑的方法,地層存在壓力后原油通過油井輸送到地面,隨著油田的深度開采,采出油中含水率也越來越高。因此,聯合站在油水分離過程中產生的含油污泥通常含油率、含水率較高,含固率較低,不僅具有瀝青質、老化原油、細菌等以外,還存在污水處理過程所加入的緩蝕劑、阻垢劑、絮凝劑等藥劑。聯合站的含油污泥來源有兩個途徑:一是原油儲罐、沉降罐、污水罐的罐底油泥;二是污水儲罐的溢流形成的含油污泥。
3、煉油廠污水處理過程產生的含油污泥。煉油廠的含油污泥俗稱“三泥”,產量很大,通常具有成分復雜、降解難、沉降難、濃縮難、處理難的特點。
含油污泥的特征及危害
含油污泥密度一般比水大,含油量高,一般在10%-50%,含水量在50%-90%,黏度大,脫水難,是黑色粘稠狀的半流體。含油污泥的組成復雜,不僅具有大量老化原油、瀝青質、蠟質、膠體、細菌、固體懸浮物、鹽類、腐蝕性產物、酸性氣體等,還包括在生產過程中所加入的緩蝕劑、凝聚劑、殺菌劑、阻垢劑等水處理劑,是石油行業主要的污染源之一。
含油污泥中含有豐富的有機物、鹽類以及氮、磷、硫等營養物質,若直接排入或在降水的作用下流入地表水體,其中的有機物和氨氮將會消耗水體中的大量氧,導致水體富營養化,嚴重影響水生生態系統的平衡。此外,含油污泥中還含有銅、鋅、鉻、鎘、汞、鉛等重金屬及病原菌、寄生蟲(卵)、多氯聯苯、二惡英、放射性核素等難降解的有毒有害物質,不但會對環境造成污染,而且還會影響人體健康,導致很多致命疾病,甚至還有致癌、致畸、致突變作用。所以,1998年國家環保局將含油污泥列為廢礦物油與含礦物油廢物類(HW08項)危險固體廢棄物,并要求排放前必須進行無害化處置。
西安科迅(KOSUN)含油污泥處理工藝
處理過程為:待處理物料由皮帶輸送機送料進入螺旋洗砂機,經過螺旋洗砂機處理后的泥沙進入細顆粒除砂機,將細顆粒泥沙粉碎清洗,一部分油經過刮板機分離進入儲油罐,泥沙經過離心泵輸送到振動篩脫水,分離大于0.5mm顆粒,>74微米<0.5mm顆粒泥沙經過離心泵進入旋流器處理,<74微米顆粒物進入離心機分離脫水,<2微米物料進入氣浮機處理,氣浮處理后的泥沙排出晾干,氣浮處理后的清水進入螺旋洗砂機回用。螺旋洗砂機的油污水進入油砂分離罐處理,處理后油經過刮板機進入儲油罐回收,沉淀后的細泥沙經過離心泵輸送到振動篩處理。


西安科迅(KOSUN)含油污泥處理系統視頻






下載產品手冊


